解读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

来源:雪窦山

时间:2020.07.23

弥勒佛是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虽然被称为佛,可是实际上却是菩萨,一位佛祖释迦牟尼佛预言,弥勒佛会在未来的世界里降生,渡劫成佛,成为释迦牟尼佛的继承者,所以被称为是弥勒佛,也是未来佛。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如何?


弥勒佛,别名叫无能胜,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最后没有人能胜过弥勒佛,弥勒也会成就如来,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弥勒佛三会总共度众生四百多亿,而在五十六亿七千五百万年以后大力魔王也要因为他的慈和善还有佛法而转向正道最后修行成佛!大力魔王也就是黑暗世界里面的头!所以弥勒的任务要比释迦如来的重!如果说等级的话如来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佛和佛是平等的,没有高低!(摘自网友,如有不对之处请反馈)


弥勒佛道场在哪?


弥勒佛道场的具体所在地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在弥勒佛道场里没有名山。不过总的来说,中国现在有三处弥勒佛道场。


第一处:是浙江义乌云黄山上的双林寺。相传这里在南北朝时期是由弥勒佛化身的傅大士创建的道场。


第二处:在辽宁千山。理由是这里的龙泉寺开光当天正午,弥勒佛乘着云来受朝,人们认为这是吉兆,便把这里作为弥勒佛道场。


最后一处:是在浙江奉化的雪窦山,这也是被最多人接受的弥勒佛道场。理由有两个,其一,雪窦山是天下名山,这个早在宋朝时期就是公认的了。其二,弥勒佛祖的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人,现在各地的弥勒佛像其实就是布袋和尚。把雪窦山作为弥勒佛道场可以说是落叶归根。


弥勒菩萨之说的起源


早在佛教第一次结集后、第二次结集前就有出现弥勒的记载。“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弥勒的记载可见于汉译《阿含经》中,说一切有部的《中阿含经》和法藏部的《长阿含经》。佛教寺庙中常在弥勒菩萨塑像附近置韦陀像作为护法。


汉传佛教中的弥勒形象


我国有大肚弥勒佛的信仰,其原型是古代的契此和尚。契此和尚,五代后梁时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人。因常背负一只布袋,又称布袋和尚。


契此和尚圆寂前,曾留下偈颂:“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因此被认为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五代后梁时期之后弥勒菩萨的塑像就经常被塑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坦胸露腹的慈爱形像,常被华人称为笑佛、欢喜佛、大肚弥勒佛。


弥勒信仰与净土信仰的历史发展


我国的弥勒信仰自东晋以来,就开始在民间盛行,与阿弥陀佛净土信仰并无冲突。至隋唐后,甚至在士大夫阶层中广为流传。由此引起了弥勒信仰与净土信仰的冲突,双方都有大量的信徒。


群众基础的广泛化造成了很多政治后果,一些信徒以弥勒降世为口号,反抗朝廷,此后弥勒信仰遭受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大力打压。封建社会末期,弥勒信仰逐渐淡化,故在汉传佛教中较为式微。


佛经记载,弥勒菩萨从佛受记,将继承释迦牟尼之佛位,为未来佛。请于此殊胜吉祥之日,供灯、上香、诵经、持戒、吃素,广行善举,则福慧增长,功德无量。南无欢喜自在弥勒佛祖,见闻随喜,广增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