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窦山
时间:2020.07.23
一座山,因一道圣旨而名扬天下
一座山,因高僧辈出而千古流转
一座山,因一尊大佛而道场重兴
此山因孕育着一座千年古刹而名震古今,雪窦寺因山而名,亦称雪窦山资圣禅寺,创始于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佛教丛林之一、是著名的弥勒道场。
其九峰环抱,瀑布齐鸣,景色秀丽,故又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美誉。
据寺志记载,西晋元康元年(291),有尼结庐山顶,名“瀑布院”,是为雪窦山梵刹开创之始。咸平二年(999),宋真宗赐寺额“雪窦资圣禅寺”。宋景祐四年(1037),仁宗因弥勒感应而梦游雪窦山,故敕名“应梦名山”。
据载,五代梁时有一位奉化长汀人,称他“长汀子”,于岳林寺出家,法名“契此”。他长得蹙额皤腹,笑口常开,常杖荷一布袋,向人行乞,自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人称“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常在雪窦寺弘法。其举止虽看似疯癫,实则蕴藏深意。乃是以种种应化事迹教化众生,使令悟晓真谛。
布袋和尚在圆寂时曾自作一首别世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从此,随着其传奇逸事的流传,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的说法便日渐传扬开来。
雪窦山也因此被世人奉为弥勒道场。
雪窦山为弥勒道场,在佛教界早有公论。
1932年,太虚大师就任雪窦寺方丈,弘扬“慈宗”,并将雪窦山奉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奉雪窦寺为弥勒根本道场。
民国二十三年(1934)高观庐、何子培编纂的《实用佛学辞典》中“四大名山”词条中说到,“近有主张,于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寺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
1985年,奉化县政府及宁波市佛教协会邀集浙江省内外诸山长老,成立“修复雪窦寺筹委会”。1987年中佛协赵朴初会长视察雪窦寺时曾寄语:“雪窦乃弥勒应化之地,殿内建筑应有别于他寺,独建弥勒殿,并称雪窦为五大名山。”
1988年,雪窦寺正式对外开放,服务四方信众。2005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开始建设露天弥勒大佛。
2006年,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题写“人间弥勒”。
今天,人们走近雪窦山,远远就能看到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像。他呈比丘相,具菩萨意,挂布袋形,现佛慈眼。汉传佛教的弥勒造像从印度的天冠形象变成布袋和尚的形象,更加具备人性化、中国化的意味。
宽大额头表示智慧无量,慈悲佛眼表示慈心无尽,双耳垂肩寓意长命富贵,笑容可掬表示施乐人间,袒腹露背表示真诚宽厚,大腹便便表示海量包容,左手握布袋寓意提起责任、放下烦恼,右手提佛珠表示把握未来乾坤,右腿曲立表示行动就在当下,左脚横放,脚趾上有“慈悲智愿行”,登上莲台,恭抱佛脚,即为亲近佛身,寓意“知足常乐”。
慈能予乐即分享快乐,悲能拔苦即善于助人,智能增慧即传播智慧,愿能立志即树立理想,行能实践即付诸行动。整个大佛既是佛教以“和”为尚的“和尚”风范的体现,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合一的思想。
站在新的历史时刻,雪窦山响应时代需求,举办了丰富多样的弘法活动。露天大佛建成以来,连续多届弥勒文化节的举办,为弥勒文化的弘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雪窦山在弘扬弥勒文化过程中,不断继承传统,挖掘文化,打造品牌,结合民间“拜弥勒”的习俗,举办“龙华三会”弥勒香会活动,即“三月三,龙华会,拜弥勒,得禄位”“六月六,晒佛会,供弥勒,开智慧”“九月九,登高会,朝弥勒,增福寿”,每年的弥勒香会,全国各地的香客云集,如此促使雪窦山成为海内外弥勒文化信仰的中心,为弘扬弥勒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慈眼视大千,穿越千年,从瀑布边茅庐里僧尼的清幽苦修,到山林中讲堂里法师的与时俱进;从金銮殿上飘来的一纸敕书,到乳窦峰上修建的一座大佛;从千年古刹禅门法窟的学侣参修,到应梦名山弥勒道场的缁素云集,虽未曾领略古刹的兴衰沉浮,却也读诵到祖师大德禅灯晦暗时发的大行愿。虽不解以无所著之心而生生不已的禅心妙机,却也能冥应千钧之悬于一丝的圣道之智。当思智觉之知悠远,明觉之光不散,继二觉之心志,阐弥勒法门之宗旨,契和谐社会之本质。
雪窦山色秀美,雪窦家风的争相参修已失辉久远,弥勒道场、人间净土的建设枝叶初发,雪窦学人将继续深化以建筑弘扬文化,以弘法利益社会,以慈善服务大众,以教育引导思想,以修持净化人心的思想理念,从佛法律仪自身的修持和普化众生的慈悲入手,为发扬人生佛教,建设弥勒道场,构建和谐社会而精进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