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初祖:

常通禅师

来源:雪窦山

时间:2021.09.01

常通禅师(834—905)俗姓李,号常通、恒通。河北邢州(今邢台市)人。李家是世族,祖上多做官。禅师出生时,家道已经没落,但世风还在,仍以诗书传授子弟。天资聪明的禅师幼年开始就接受《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良好的儒家经典教育。


禅师少年早孤,父母在他十一岁时,先后逝世。按儒教传统守孝三年后,刚满十三岁的少年禅师,未经叔伯兄长同意,离家潜入鹊山寻师问道。鹊山位于太行山东麓,邢州北部,自然人文景观具胜。禅师初到鹊山,遍访诸寺,先以俗家弟子身份拜僧为师,虔诚地读诵佛经并修习忏法,希望通过修学佛法,为双亲超荐,以解脱自己苦闷。他谨守佛教尊师和儒教重孝的传统,对其师孝养奉事,虔诚恭敬,无微不至,终得蒙剃。二十一岁时(854),离开鹊山和师父,到邢州开元寺受具足戒,正式成为一名比丘。


邢州开元寺受具足戒是禅师人生的重要转折。在开元寺受戒的过程中,禅师结识了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师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后又经师友介绍和推荐,开始到长安荐福寺听习经律。


长安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荐福寺是皇家寺院、当时佛教重要的学术机构。寺内高僧云集,典籍完备,拥有培养佛教大学者的一流的环境和条件。禅师在荐福寺习经时间达八年,系统听习、研究佛教经、律、论和研读《六祖坛经》等禅宗著作,不断参究、契悟,对佛教的认识由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提升。从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戒子,脱胎换骨为一个具有深厚佛学造诣和高远政治眼光的壮年法师。


按照禅宗的传统,学人的见地是需要已经开悟的明师来印证。二十八岁那年(862),禅师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决定:到南方参访禅宗明师以求印证。从此,他从一个研教讲习的法师转变成为参究心性的禅师。


公元862年,年富力强的禅师,怀着追求最上乘佛法的志愿,离开荐福寺,到南方长沙景岑大师座下参学。一直到三十四岁(868),追随长沙景岑近七年。禅师初次见长沙景岑,是一个充满禅机的情景。


当时长沙景岑很平常地问一句:“哪里人?”禅师如实回答:“邢州人。”长沙景岑紧接着话锋一转:“我说你不是从那边过来的。”禅机乍现,禅师针锋相对地反问道:“大和尚您还曾住在这里吗?”长沙景岑肯定了他的应对,于是收其为入室弟子,成为南岳五世传人。


在随后的参学中,禅师得大师指导,过去的疑难和困惑都一一解决。长沙景岑圆寂(868)后,禅师自立。随后在湖南、江西、浙江一带游历参学,印证自已的悟境。其间参访了青原宗洞山良价和曹洞宗石霜庆诸两位大师,获益匪浅。通过五、六年间的遍参诸方大德,禅师阅历、造诣又有了质的提升。


咸通末年(873),禅师游化至宣城。宣城是皖南重镇,是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宣纸产地。在宣城,禅师得到尚书崔寓的礼遇。其高贵脱俗的仪表和智慧超迈的谈吐,让崔寓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此,禅师获得这位高官的大力护持。崔寓上奏朝廷,获准在谢仙山建瑞圣禅院,请禅师驻锡弘法于此。法幢高树引来四方禅宗学人,瑞圣禅院很快成为一个禅宗大丛林。后来,崔寓和地方商议要上奏朝廷,请朝廷给禅师赐号,以表彰他的功德。禅师得知此事后,坚决推辞,赐号之事才作罢。


唐末各地频发农民起义,群盗四起,瑞圣禅院遭受了兵燹之祸,禅师无法安身。文德初(888),已经五十多岁的禅师带领徒众离开瑞圣禅院,来到社会较稳定、经济较发达的四明山避乱。四明山位于浙江东部,禅师初到四明山并没有固定处所,而是随处行化。景福元年(892)禅师得到新任明州刺史黄晟的赏识,邀请住持雪窦。黄晟特别护持佛教,次年(893),又施田地一千三百亩于寺,置宝丰庄。在黄晟的扶持下,禅师在经济上、政治上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开始大兴土木,扩建佛殿斋堂、钟楼经阁、禅房藏室数百楹,寺院面貌焕然一新。时值禅宗崛起,修禅论道之风盛行,禅师为承师道,把寺院辟为禅宗丛林,开始传法立宗。在禅师的身份、传承、学术、修证的影响下,前来雪窦寺修禅论道者不绝,寺院空前繁荣。雪窦寺从此迎来了划时代的变化,由地方山林小寺,变成名震一方的十方禅宗丛林。从此,雪窦寺历经千年,不改宗风,一直延续至今。被后世尊为“雪窦寺禅宗开山第一祖师。”


天祐二年(905)农历七月,禅师身体不适,挨到第九天,自知生命即将终结,沐浴后端坐于绳床,召集僧众,做完最后的咐嘱,和掌而逝。享年七十二岁,戒腊五十二年。同年八月七日,建石塔于寺院之西南二百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