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掌上奉化
时间:2025.11.10
2025年金秋,浙东大地桂香漫溢,雪窦山钟韵悠长。“慈行天下和乐人间”2025雪窦山弥勒文化周在此启幕,这座浸润千年人文的名山,既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更迸发着传统文化赋能当代的蓬勃活力。
千年文脉承古脉,万里和风启新程。从唐末五代时布袋和尚在田埂间种下“宽容向善”的精神火种,到如今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文化地标,雪窦山的蜕变,早已超越一座山的故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当代、拥抱世界的鲜活范本。而这背后,正藏着文脉延绵、和乐扎根、新程向远的深层密码。

文脉何以延绵?
古韵新声的时代和弦
雪窦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人文的温度,这份温度历经千年而不熄,终在当代奏响动人和弦。唐末五代,肩扛布袋的契此和尚穿行乡野,帮农妇拾穗、陪孩童嬉戏,把“待人宽、处世善”的道理揉进烟火日常。这份从生活里生长的智慧,不仅随宁波港的商船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向远方,更因苏轼“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的慨叹、宋理宗“应梦名山”的御笔,成了刻在江南文脉里的深刻印记。
从民间传说到文化坐标,雪窦山的文脉传承从未止步,更在当代焕发全新生机。1985年资圣禅寺的钟声重新撞响,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2011年“布袋和尚传说”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口头故事升华为民族文化瑰宝;2025雪窦山弥勒文化周上,《弥勒大藏经》的首发更是为这份传承注入新的厚重——经卷里,千年哲思与当代学者的解读碰撞交融;“雪山诗韵四秩同辉”雪窦文化系列书画展中,展览作品或绘家国热血,或描山水禅心,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能直抵人心的鲜活力量。古老文脉与当代生活的共振,正是“古韵新声的时代和弦”,让“延绵”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和乐何以扎根?
山水民生的和谐奏鸣
文脉的生命力,终究要在实践中绽放,而雪窦山的“和乐”理念,正以山水为基、民生为壤,奏响和谐奏鸣。近年来,我区以名山建设为核心抓手,深耕文化底蕴、激活文旅动能、夯实和谐根基,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旅融合、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雪窦山弥勒文化周上,宁波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雅莲的话掷地有声:“多年来,我们深入挖掘弥勒文化'宽容和善、豁达乐观、慈悲济世'的核心内涵,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发展之路。”
这番话,在雪窦山的绿意里得到最生动的印证——曾因花木过度开发而裸露的山体,自2015年“退花还林”工程启动后,如今上万亩山地已被林海覆盖,1600余种野生动物在此安家,连多年未见的保护动物都频频现身林间。更令人称道的是弥勒圣坛万善堂——这个可容纳数千人的文化空间,并非新建而成,而是由废弃矿坑改造而来,斑驳的矿壁与现代建筑美学碰撞,成为自然与人文、过去与现在“共生共融”的鲜活样本。
这份改变山水的力量,更在民生里写下温暖答卷,让“和乐”真正扎根土壤。今年10月下旬,在“奉化·越来越欢喜”宁波市奉化区入境旅游推进大会上,名山古镇、非遗体验、山海探秘3条入境游精品线路正式发布,为国际游客呈现多元化的奉化印象,也成了连接文化与生活的纽带。“名山古镇线”中,游客登雪窦山感受秀美山水、逛溪口古镇触民国风情,于山水街巷间触摸历史;“非遗体验线”里,扎布龙、做千层饼的动手乐趣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山海探秘线”更富张力,登雪窦山,临天妃湖,山海间浪漫碰撞。
此外,还有奉化主题航班穿梭天际,“金钥匙”酒店标准打消外国游客顾虑,上线多语种入境游产品,方便全球游客规划行程……游客收获体验,百姓获得增收,地域赢得口碑,山水焕新的生态之美与民生向好的生活之幸,共同奏响“山水民生的和谐奏鸣”,让“和乐”从理念变成每个人触手可及的幸福。


这份“和乐”的共鸣,更跨越海峡,在两岸情感联结中升温。同期举办的“布韵融两岸·同心筑家和”2025浙台婆媳文化周中两岸女性的互动更添温暖。台湾拼布艺术产业代表许佳琪与婆婆林素伶“互学互鉴”的相处模式,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李泓兰以拼布喻“婆媳磨合”的智慧分享,无不与雪窦山“和乐”理念相契合。从本土民生的“小和乐”,到两岸家庭的“大和乐”,让“和谐奏鸣”有了更广阔的情感共鸣。
新程何以向远?
东方智慧的全球交响
当雪窦山的“和乐”文化在本土土壤深深扎根,其影响力早已突破地域边界,既在世界舞台上传扬东方智慧,又在科技赋能中探索新路径,让“新程”有全球视野的广度,也有创新实践的深度。
这份来自东方的文化邀约,从未停止传递。
此前,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幕上,欧洲的中餐馆里,早已向世界展示“东方的微笑”;去年,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雪窦山举行,来自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等约800人齐聚于此,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搭建文明对话平台;“弥勒文化南极慈行”活动将一尊弥勒瓷佛像经阿根廷送往南极,开创了中国佛教文化登陆南极的先河;柬埔寨国王到访时,双方互赠的文化信物,让“和合共生”的东方理念有了跨越国界的共鸣。
当下,弥勒文化更以科技赋能、IP塑造等多维表达,打破传统边界,助力文旅融合实现从静态观光到动态沉浸的“破圈生长”。在弥勒圣坛,400米长的数字光影长廊运用全息投影、动态音效等先进技术,生动再现弥勒文化故事,营造出兼具科技感与沉浸感的观展体验;新增的夜间演艺、非遗展示等内容,既丰富了游客的夜间游玩选择,又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场景有机融合;随着“布袋和尚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布袋和尚为原型设计的卡通IP“奉小布”应运而生,让“善”的文化符号走进年轻人的书包,融入日常消费场景……“东方智慧的全球交响”,正为“新程向远”注入不竭动力,让雪窦山的故事在世界舞台上不断续写。

文化周的热闹终会落幕,但雪窦山的故事永远在更新。晨钟依旧会在清晨唤醒山林,竹海依旧会在风里诉说历史,不同肤色的游客依旧会带着好奇而来、满载收获而去。从“古韵新声的时代和弦”到“山水民生的和谐奏鸣”,再到“东方智慧的全球交响”,雪窦山用动人乐章,完美诠释了文脉延绵、和乐扎根、新程向远的核心密码。雪窦钟鸣处,和乐满人间。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当代、拥抱世界的最美模样。